1、防寒保暖 冬季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 在一般情況下,可采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并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御寒保溫,使雞舍溫度最低維持在3~5℃之間。 2、適度通風 冬季由于氣溫較低,雞舍門窗關閉較嚴,通風量減少,但雞排出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卻依然存在,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等疾病。一般可小范圍通風,有些雞舍消毒用過氧乙酸消毒,以中和雞舍內氨氣。但是盡量少使用這些化學品劑,可以使用益富源em菌,純生物制劑益生菌成分,每日堅持噴灑,益生菌大量繁殖,能夠有效的分解雞糞、以及雞舍中的其他污染物,而且長期下去,活性益生菌在雞舍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從源頭解決雞舍的有害氣體。切實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系,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采用在中午天氣較好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 3、減少潮濕 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的清潔和干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加水時切忌過多過滿,嚴禁向舍內地面潑水等。 4、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應貫穿養雞的全過程。冬季氣溫較低,細菌的活動頻率下降。但是氣候寒冷,雞的抵抗力普遍減弱。所以一方面建議給雞喂水時加入益富源動物食用菌提升雞本身的免疫力、抵抗力,同時定期消毒,及時噴灑em益生菌菌液,促進有益菌繁殖,達到小妹病原、有害菌的目的。若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尤其是禽流感、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5、補充光照 冬季夜長晝短,蛋雞由于光照不足會引起產蛋率下降。為了克服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補充光照的方式進行彌補。同時喂養益富源em菌液,能夠有效提高產蛋率以及產蛋期。在一般情況下,每天光照的總時間不應低于14h,也不能超過17h。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為12h,每天就需要人工補充光照2~5h。 6、增加能量 雞靠吃進體內的飼料獲得熱能來維持體溫,外界的氣溫越低,雞作用于御寒的熱能的消耗就越多。據測定,冬季雞的飼料消耗量比其他季節增加10%。因此,在冬季雞的飼料中必須保證能量充足,除保證蛋白質的一定比例外,應適當增加含淀粉和糖類較多的高能飼料,以滿足雞的生理和生產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