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出生態養殖“十三五”規劃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到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生態養殖比重達90%以上;漁業生態養殖面積占水產養殖總面積80%以上。”
根據規劃,我區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和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率將進一步提高。到2020年,全區生態養殖場糞污處理率要達100%,其中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8%以上;集約化水產養殖廢水排放處理率達到90%以上;飼用秸稈處理利用率達到50%以上,飼用量為2000萬噸以上。
為解決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三區”劃分推進偏慢的問題,規劃嚴格設定禁養區包括:生活飲用水的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核心景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城市和城鎮中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及周邊500米范圍內的區域。并規定在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同時,規劃還根據漁業水域資源特點、增殖養殖現狀及發展趨勢,布局建設全區漁業生態養殖“一帶三區”,即淺海灘涂生態養護帶、連片池塘生態養殖區、江河水庫生態增殖養殖區和稻田生態種養區。力爭到2020年,全區發展稻田綜合種養面積300萬畝以上,稻田漁業經濟總產值400億元以上。
據了解,今年,我區全面開展生態養殖場認證工作,要求30%的規模養殖場通過認證。